秋是收获的季节,是枝桠热烈的日子。晚秋,是落叶窸窣,写满诗意的时令。在赞叹秋夜与冬日的邂逅里,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官网鹿鸣诗社师生一行37人走进中国诗歌之乡——海东市平安区,进行采风活动,诗社特邀左克厚教授和有源书院的朱煜、郭桂兰老师参加,活动得到了平安区文联的大力支持。
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官网副院长刘晓林教授、党总支书记张韧、鹿鸣诗社指导老师马豪杰博士、纳秀艳教授和诗社的同学们一同前往诗歌之乡采风。平安区人大范雪莲副主任、平安区文联王志勇主席、平安区文联《平安》杂志王昌雄主编以及平安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和区委宣传部的相关领导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金色的阳光里,走进活动的第一站:诗歌之乡主题公园。大家驻足在由王蒙先生书写的“中国诗歌之乡”和“祝福平安”黄河石碑前,流连在公园的秋景中,感受诗意平安的魅力,追忆古意河湟的风采。在平安的古色长廊,共同奏响了“高原古驿”的时代诗声。
2022年7月30日,平安区获评“中国诗歌之乡”。平安文联的张生贵(破石)老师向大家介绍诗歌之乡美称获得的不凡经历,描述心中的荣光和喜悦,文艺工作者们对荣誉的感念与对平安未来的热切寄予。晚秋的一帧枫叶,还有那满川的金黄,待到明年草木再生,古驿平安的诗意如浓荫密布,文化薪火相传,随诗韵的悠远而成为熠熠星光。在艳阳的剪影里,文化工作者们的交流正如劳动者们拾穗采禾,一扫心中的愁绪。在迎面冬日的火光里永存文化底蕴。诗歌之乡晕红了古石的尘埃,让纷纷的落花在此时节依旧生生不息。
车辆前洒满了远方的光彩,大家相聚在本次交流会中。“呦呦鹿鸣,鼓瑟吹笙“”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的横幅彰显着东道主的热情和真诚的待人之道。与会学者、诗人们相继发言,会场气氛热烈,充满着欢欣与喜悦。
平安区文联王志勇主席就平安近年来所举行的相关文艺活动进行一一介绍,表示文联将与师大文院、各协会再加强交流合作,共创平安文化新篇章。王昌雄老师介绍平安出版文学刊物、杂志发展现状。文广局苏倩男局长向关注平安“诗歌之乡”相关事务的老师及同学表达感谢,期待下一次合作。平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雪莲女士回忆品牌成立的不易,以热切的期盼祝福众工作者共同前行。
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官网副院长刘晓林教授致辞,并介绍丰富灿烂平安民俗文化,介绍鹿鸣诗社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希望诗社越来越好,希望同学们关怀社会,肩负担当,做有人文情怀的人。左克厚教授、张韧书记及有源书院向区文联领导致以谢意。诗社指导老师马豪杰博士就诗歌之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诗歌之乡之称来之不易,发展之路曲折漫长,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诗歌之乡增添风采。最后由纳秀艳教授发言,感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企盼共同擦亮“诗歌之乡”的金色名片。
交流会上,举行了刘晓林教授《高地星空与文学书写》、左克厚教授《老子句读》《逍遥游齐物论句读》、纳秀艳教授《素儒诗选》等著作的赠书仪式,区文联向诗社回赠《平安诗笺》等刊物,诗人张生贵老师为诗社送上墨宝“呦呦鹿鸣”。诗社吟诵团的同学们现场吟诵了《水调歌头》和《沁园春·长沙》,将会议气氛推向高潮。诗社成员林思琦同学即兴赋诗,祝福平安,抒发美好感情:
《记鹿鸣诗社入平安》
欢声车载兴悠然,
诗意河湟浸远山。
纸墨词音醉秋晚,
鹿鸣笙歌诵平安。
会后,全体与会成员到平安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洪水泉清真寺,欣赏这座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古老建筑上的雕刻艺术和建筑风格,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中,聆听多民族融合的特征,感受多元文化融合的元素。最后,大家行走在平安驿的古老街巷里,踏着青石板,探索古老驿站的迤逦风光,耳畔仿佛响起驼铃声声……
一山一水显风光,一草一木绽风华。山川永在,文脉不息。在返程中,同学们谈论着收获,分享精彩片段,一路欢歌笑语,感念采风中看到、听到的每一份美好。
顾问: 马敬芳
指导:纳秀艳 马豪杰 王静
社长:赵文蓉
供稿:林思怡
编辑:翁芷妍
审核:赵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