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2日上午9点,有源书院第159次会讲活动在西宁市万方城举办。此次会讲的主讲人是刘晓林教授,会讲主题为:1925年的鲁迅。
主讲人介绍
刘晓林,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官网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官网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青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及文学评论工作,出版专著《青海新文学史论》《寻找意义》等。曾出任中国作协第八,九届“茅盾文学奖”,第十,十一届“骏马奖”评委。
1925年,鲁迅44周岁,正值中年。这一年是鲁迅人生即将发生转变的一年,也是他作为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活动行为方式变化的一年,同时,这一年他的政治倾向、文化立场逐渐走向左翼。刘晓林教授为更好向书友展示1925年鲁迅先生的生活,整理了鲁迅先生的日记、杂文、他人的回忆录、记载社会活动的文献等相关资料。
鲁迅先生的日记主要记载他每日所见的人、所去的地方、支出的钱财,很少涉及个人生活,下面是日记摘录:
1月1日,作散文诗《希望》,带着彻骨的悲凉感开始了一年的生活
2月10日,作《青年必读书》,回答《京报副刊》征问,强调人的生命感,指出读书是对生命力的涵养
3月2日,作散文诗《过客》
3月11日,开始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学生许广平通信
4月24日,发起成立文学团体“莽原社”,创办《莽原》周刊,自任编辑
4月29日,作《灯下漫笔》,将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稳做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并且呼唤第三个时代——人真正成为人的时代的到来
5月27日,邀集女子师范大学的六名教员,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支持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刘晓林教授指出鲁迅先生之所以参与“女师大风波”,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女师大风潮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是因为与许广平关系的改变,并且指出鲁迅先生在1925年的行动一直是伴随着女师大风波进行的
6月1日,作《并非闲话》
6月5日,作《我的“籍”与“系”》,以上两文是对陈西滢(陈源)发表在《现代评论》中《粉刷茅厕》一文的回应
6月25日,请许广平等人在家中吃饭,醉酒
8月5日,女师大学生敦请本校职员及社会关心教育人士与同学共组校务维持会,此后日记多有赴维持会记载
8月14日因支持女师大学生,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教育部佥事职务,当日日记“我之免职令发”
8月22日,向北洋政府平政院递交诉状,控告章士钊违法免去自己职务
9月1日,肺病复发。1日、5日、6日日记均有去山本医院就医记载,23日“午后发热,至夜大盛”,直到次年1月,病愈
9月17日,作《孤独者》,刘晓林教授指出《孤独者》与《在酒楼上》都可以看做是鲁迅先生这一时期生活的自况
11月6日,作《离婚》,此后便停止了现实题材的小说写作
11月18日,作《十四年的“读经”》,阐发章士钊“尊孔读经”的虚伪性
12月31日夜,编定1925年文集《华盖集》,并做“题记”
据这些日记所记述的事件,刘晓林教授指出人到中年的鲁迅先生在个人生活、职场、思想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紧张、焦灼的状态,这一年的生活可以提炼这样几个关键词:爱之萌动、介入公共生活、面向自我的写作。
刘晓林教授向各位书友介绍了鲁迅、许广平二人共同创作的《两地书》,《两地书》的第一部分收鲁迅与许广平3月至7月的信35封,并且详细讲解了信中鲁迅先生对于许广平称呼的改变,他们谈政治、谈教育、谈职业,谈人生,但信中逐渐多了一份深情、愉悦和亲昵。
刘晓林教授还向书友详细介绍了鲁迅先生参与女师大风波的来龙去脉,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支持女师大学生反对杨荫榆,最终女师大复校,杨荫榆撤销校长职务,章士钊被免去教育总长职务。
在创作上,1925年是鲁迅的文学创作极为丰富的一年;在生活上,1925年是鲁迅一生中颇不平静的一年。刘教授为我们讲述的发生在1925年的种种事件,都表明1925年是鲁迅生命历程中一段极其重要的时期,是鲁迅思想的转折点,也是我们后人研究鲁迅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寻鲁迅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为不可能之事”的革命精神!
短短三个小时内,通过鲁迅在1925年时所记的日记,刘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处在中年时期的鲁迅及其相关活动,让我们对鲁迅有了更深的认识,书友们收获颇多。有源书院也在此次会讲结束之际对刘教授发出了下一次授课的邀请,让我们期待刘教授的下次到来!